KLSE Screener
Screener
Stock Screener
Warrant Screener
Market
Entitlements
Dividend
Share issued
Financial
News
News
Announcements
Discussions
Comments
Ideas
Login
Feedback
Help
Contact us
Our website is made possible by displaying non-intrusive online advertisements to our visitors.
Please consider supporting us by disabling or pausing your ad blocker.
James U
's comment on
TAKAFUL
.
All Comments
James U
18 Like
·
Reply
为什么MRFS17对STMKB 的影响比较大呢?根据我的了解,STMKB 的MRTA(回教保险中称为MRTT)产品做得比较多。在年报搜寻Family Takaful actuarial liabilities,你会发现有6成寿险的liabilities来自mortgage。
MRTA或MRTT的特征是保费一笔交付,但是保障期却是跨越整个房贷的周期,即5年、10年、或是更长。
在现有MFRS4会计制度下,整笔保单的利润全算进了第一年。但根据MRFS17,保单的利润要分摊到整个保单期。所以过去已算入retained earning的利润需要回吐出来,将来再按年按比例分配。
Report
Show more
9 months
·
translate
·
Previous replies
(138)
接票侠
I earned few round liao lo sozai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Sky Chin
每次跌一两个bit他就会出来new low的,升就不出现的,3.1给他说到3.4还在new low,哈哈
Report
3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Sian Jin Low
Hi, I am Low...................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Sian Jin Low
Travel Videos want me?????????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yutaka tong
insurance company already mature...cannot expect much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Travel Videos
journey to below 3 starts soon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The 20pc
If yes then better drop faster, I waiting actually.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想不到8月第一个星期就出业绩了。
寿险和财险的GEC同比增长14%和18%,保持第一季度的增速。环比倒退5%和4%,不过看回过去几年的记录,通常第二季的业绩会比较弱。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税前盈利正常。同比增加,环比倒退。
但税后盈利倒退15% YoY, 20% QoQ。
Effective tax rate 是35%(上个季度29%,去年同期只有15%)。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我曾经提过,将来的税率会提高。第一是原因是繁荣税。但繁荣税只是一次性,问题不大。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第二是从今年开始,wakalah fee不再免税。
但是季度报告里并没有直接提到。参考Note18.1,它只是说“due to higher non-deductible expenses”。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不知道将来的影响会有多大。有一个线索是参考去年的年报Note31。自己尝试调整items not subject to tax和non-deductible expenses,然后再算effective tax rate 。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本季的业绩符合预期吗?如果重点在topline,我认为是好的。如果重点在bottomline,可能要打个折。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且看明天投行怎么写。
我的预测是多数投行会维持买进建议。
不过那些将目标价设在RM4以上的,可能会将就现在的股价,将TP往下调一点,免得自己和市场价差的太远。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yutaka tong
mature biz.... cannot expect anything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RM 3块钱不能够跌破....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Travel Videos
hahaaa who got trapped at 3.40 penthouse today??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T.F Lai
最重要的是自己期待的是什么?top line。。扣除管运成本之后是重点,因为拿到是股息是来自bottom line 。不是top line 数字有多好看 。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只要topline growth可持续,追回bottomline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投资者要答的问题是:
1.目前的topline growth是否可持续
2.wakalah fee 不再免税,会压缩盈利多少
3.topline growth 要用多长的时间来填补这个盈利空缺
4.除了税务,还有什么其他因素也会持续影响未来的盈利?
5.最后,以上的因素有多大程度已反映在股价中?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接票侠
庄家酱早起床啊?早安庄家。。哈哈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Travel Videos
rest a bit before dive below 3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哈哈,有趣的话题,我们不妨深入探讨。
首先说明我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只不过想讨论一个现象。
我是否已买入,对其他人不重要吧?自己的买卖自己负责,为什么要被一个你不认识的人所影响呢?何况我买了与否,难道你就信了?
是的,我在这里说了不少。对不对你需要自行判断。如果我说的对你有用,那很好。如果你认为没用,对不起,我想说时还是会继续说。我将想法写出来,对你可能没用,对我却是整理思路,让自己看得更清楚。
当然也欢迎大家加入讨论,更欢迎你的反驳。投资要成功,就要有气量思考不同的意見,才可以减低失误。
这里有些人喜欢喊上喊下。其实连分析员给的TP都没什么用,你喊的TP又怎么会有用呢?
当然大家在社交网络上过过瘾,反正没人知道自己的身份,无伤大雅。但如果认真就不好了。如过再进一步妄圖影响股价,那更是自欺欺人。
投资要成功就要避免掺杂个人情绪。炫耀和嘲笑不会替你赚钱、只会让费你的时间,更会为你制造无形的心里负担,干扰你的判断力。
回到STMKB。我不只一次说过这不是一家优秀的公司。但不至于是烂股吧?至少有不少机构持有,有各大行分析员跟进。就算是烂船也有三斤铁。所以现在我最有兴趣的是到底性价比的天平倾向那一边。
虽然我评论的公司不多,但不代表没有更好的选择,只不过暂时没时间兴趣更没义务一一分享。
这些话可能有点刺耳,但这确实是我的心得。而且奉劝想赚钱的长线投资者,要多看报告,少看社交媒体。至于短线的呢,应该有比这种股票更好的选择吧?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你看得很仔细。
是的,过去15年里,Family Takaful的GEC年均複合增長率是10%。直到疫情爆发前,增长率还是高的。只不过基数已大,我不确定疫情后是否可以恢复过去的高增长。第二季度的topline有同比增长是个好现象。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多数投资者是不读财报的,包括以前的我。如果没有基本会计知识,财报的确不容易读懂,保险业的财报更难了解。至今我对STMKB的一些细节还是看不懂。
后来我克服困难的方法是先自修股票估价的书,然后再找一家简单易懂的公司财报来读,勤做笔记,再一年一年读下去。读多了就知道那里找重点。
股市里大多数的交易量来自专业投资者。这意味身为散户,多数时候我们的交易对手是机构。如果有公开资料不去读,不做功课的散户自然处于劣势,更别说那些频繁买卖的了。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接票侠
股神巴菲特买takaful ho seh liao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Ken Lee
巴菲特的公司第二季财报都亏了 多少亿美金啦!他不是神,他只是有很多一般人所没有的人脉和比大部分的人都有耐心,加上现金大把。很多人都说现金是废纸,难道巴老手握千亿现金他是蠢的吗?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Ken Lee
值不值得在这个价位买买,那要看未来10年现金流再折合回当下的价值。Intinsic Value. 自己去做功课吧!这个世界没有免费的午餐。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为财险业务估值,可以用PB。
至于寿险业务的估值,比较好的方法是用内涵价值,再加上新业务价值乘以一个倍数。内涵价值和新业务价值本身已包含了公司精算師对未来盈利的折现。
但由于缺乏公开数据,这个方法难以使用(除非再做一些猜测或假设)。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退一步,可以不分财险寿险,为整个集团用PB的方法估值。这个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用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很多分析员都是以PB方法为金融股估值。
很多分析报告里都会附上一张过去5年的预测PB(forward PB)图。如果只是看图,你会发现目前的预测PB只有1倍多,相对过去5年的中位数2.6倍,或者最高位的4倍,现在的价钱好像很便宜。
不过这是一个认知陷阱。PB的合理值应该是要对比ROE才行。过去的PB高是因为ROE高。现在的ROE低了,所以PB也低了。
一个简单的做法是把过去每个季度分析员的预测PB和对应的ROE找出来,然后尝试划出一条线来代表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Excel的linear regression功能来画。
接下来只要能预测2022年末的ROE,就可以找出相对应的合理PB了。
合理PB = 合理股价/每股股东权益(shareholder's equity per share)
当然这个做法也有很多假设和不确定性。那PB对比ROE的关系本身就有一些误差。
另一个假设是从历史数据得到的关系,未来还能用得上。前提是整个投资大环境没有改变。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理论上DCF(discounted cash flow或贴现现金流量)是比较准确的做法。但实际操作反而是更加困难。身为局外人,我们很难像公司内部的精算師,不只有专业知识,而且有大量的内部数据用于预测未来。
有的分析员会用比较简单的DDM(dividend discount model或股息贴现模式),先预测公司未来的派息,再折算成合理股价。
但这个方法也不太简单。所以我发现很多报告是用最简单的贴现法。方程式如下
合理PB = (ROE - g) / (COE - g)
ROE是未来的预测ROE
COE是cost of equity
g是一个固定的未来增长率
这个模式最大的问题是假设未来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增长率。这和现实不符。用稍微不同的增长率,所得到的合理值将是非常不一样。
但即使自己不做估值,你还是可以参考分析员用的参数来算合理价。之后自己调整这些参数,计算出不同的答案,你将会对所谓的合理价有个更深刻的理解。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Benedict Wong
哇你在讲圣经啊?哈哈,不就是卖保险吗?买一句不买也是一句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block了 formula佬
又来新的一个formula佬account ?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你comments了又删除 又写formula 难免联想到它 啊哈哈哈哈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在我曾经comments过的帖子写了东西又删除????不明白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估值只是工具。同一把锤子,有人一锤就将钉子锤进去,有人却锤到手。锤子本身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用。
长线靠估值,短线靠趋势,没有冲突。只要清楚自己定位,不将短线变长线就好。
不过当散户还在看图表,凭感觉,研究oscillator时,大鳄已经在做量化交易了。
不否认少数人有天分,没有设备却可像专业的靠momentum strategy赚钱。
只不过短线是零和。大部分人败在趋势逆转时,不但盈利一笔勾销,甚至因为不能严守纪律而将老本赔上。
不过市场多样化是好事。有这些momentum trade才会有流动性。Bursa最怕是市场一滩死水。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没错,要纳入管理层的MFRS17 guideline。有靠谱的估值范围才能提高胜算。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我有理由相信那个CEO的话被误解了。
他想表达的应该是在现有保单之中,被扣出来的盈利将在未来5至6年间释放回去。
他的字眼是盈利常态化(normalize)需要5、6年。
而新增保单跟新制。所以会有topline增长的。除非大马经济衰退。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之前零零碎碎也谈过一些值得关注的,比如即将到期的银保协议会如何处理、目前的派息率能否最低限度维持、内部人士买股的力度价位等等。
从价投角度,确定合理价范围后,再加上一个自己舒适的安全边际,一旦跌到目标价位以下便是分段入市,风险可控。
从技术层面,尤其要捕捉大升浪的那种,现在多数指标的确很弱。例如现价<10天<20天<100天<200天。
但是一般技术派不做高难度的“捞底”动作。放弃初期升浪,只有在价格站稳并上升趋势确认后才追,以免为了捉拐点而被频频的假突破搞得进退两难。
因为大家风格不一,股价才会有波动。有波动就有机会。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T.F Lai
有人发了贴,又把它Delete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我就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人家blocked了
啊哈哈哈哈哈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Sian Jin Low
永哥被谁搞????????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Sky Chin
不要搞坏takaful呀。。。。。。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xiao ming,上市公司一般上不会提供盈利预测。而且没人能够预测6年后的盈利。
最合理的解释是只限于现有保单。这是管理层唯一可以掌握的预测。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不排除还有其他负面因素,之前已谈过很多。而且
1.过去GEC双位数增长不代表未来也是。基数越大,增长越困难。
2.即使GEC增长,短期内盈利未必跟得上
3.即使盈利会增长,估值合理,机构可能认为短期内缺乏催化剂
4.居然股价不动,趋势投资者就不会去追
反过来思考,在2019年,股价在6个月内被追上一倍是否又合理?
Report
Show more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Ken Lee
保险公司要看它的资产价值和资产素质。多数保险公司都有买大部位的国债。现在国债价钱崩溃,保险公司要做帐面亏损拨备。还要看保险公司的浮动现金 (Cash Float).
市场大户都预估国行会继续升息(因为美国FED升息步骤太猛),国债的价格会继续低靡。
经济不景气加通胀,人们口袋钱少了。有可以领钱的途径都会把钱领出来应急。如果真的钱不够用,万不得已可能先会选择人寿险断保。其他硬性保险不能断。
中国最大的 平安和中国人寿的股价跌更惨。道理是相同的。
Report
Show more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利率上涨时,债券价格会下降,保险公司持有的国债和企业债将蒙受公允价值损失(fair value loss)
但长线投资者不需太理会公允价值变动。
当利率环境发生了变化,高利率会拉低保险公司的资产。但是balance sheet的另一边是contract liability,也会因为discount rate提高而减少。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另外看回2022上半年的经验。2022年初的大马十年国债yield只是3.6%。接下来不到5个月,升了约90个basis point至4.5%(目前已回落到4%之下)。
让我们看看这个变化对STMKB的影响。
在今年Q1和Q2,集团在每个季度都蒙受3千多万的fair value losses。
但是相对于它近80亿的投资,这半年的公允价值损失只是约0.9%。加上其他的投资收益后,其实每个季度还是有接近9千万的总投资收益。
所以我认为利率的影响是有限的。
Report
Show more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断保问题对STMKB的风险也不大。大约有3份之1的GEC来自general takaful。这里最大的一块是车险,几乎不得不买的(顺便提一提,它有堆出一种每日买的车险)
Family takaful这一块,STMKB的特色主要为一次性保费(single premium)的产品。这也是它受到MFRS17冲击的主因。但居然保费已一次付清了,断保风险更小。
所以我认为以上两个因素对它影响有限。
Report
Show more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至于中国的寿险业,其实问题很复杂。但不是国债收益率造成的。中国人寿的股价更是在2007创下历史高位后,进入了一个15年的下降轨道,期间已经历了好几个利率周期。
Report
1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股价稍有起色,内部人士又开始卖股了,不知是缺钱还是对公司没信心
Report
2 Like
·
7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年薪酬156万的Chief Bancatakaful Officer, Firozdin Abdul Wahab, 在9月28日抛售6万4千股,套现20多万。
https://www.bursamalaysia.com/market_information/announcements/company_announcement/announcement_details?ann_id=3295502
是预知未来业绩不好,还是担心股灾?
Report
3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小鱼可以不要这么废吗?
我在哪个帖子留言的东西几百天之前的给你随便随便挖出来comments然后又立马删除 。然后系统notification我,点击去看又没有东西,你可以别这么幼稚吗?三天两头这么做 很烦人的欸
uchitec 啦 takaful 啦 myeg 啦 mi 啦
几百天前的comments给你玩,你是吃饱没事做专门找我几百天甚至是一两年之前的帖子来comment?
Report
Show more
3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小鱼 你不累吗?
特地找我几百天之前的帖子comment
然后又玩删除,搞出来一大堆有的没的notification有意思吗?
你的特殊癖好???
我才不信是巧合咯,十多个帖子的都如出一辙
Report
Show more
4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林敬永,确认一下,你不是再对我说吧?想澄清一下,以免误会。
Report
1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是的 James 不是说你
我是在说一个 叫。 “小鱼”的户口
三天两头就来我comments过的帖子comments又立马删除,然后就是搞一大堆有的没的notification来烦我。不只是这个takaful帖子的comments而已,还有十多个以前曾经comments过的帖子他一直玩,真的有那个空闲时间去找的哦
我几百天之前的comments给他挖出来评论,然后notification我点击去看没有东西的,只有system提醒而已。这个东西好变态,连我1000多天之前的comments也给他挖出来
Report
Show more
2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林敬永
一个两个comments以前我评论过的,他来comments也许是巧合。我十多个comments都看到这条水,都不是巧合了,而且很多都是几百天之前的comments来的
Report
1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我也注意到几年前的帖子不断冒出来。有人利用系统漏洞搞恶作剧。别理会。不然他会更得意。
Report
2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Nick Chung
现在真的不好投资保险公司,自从有了疫苗很多人出现secondary sickness,长期来说保险公司不好做
Report
2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Ken Lee
保险公司股价下跌主要原因是资产素质恶化,尤其是所持有的国债和股票价格下跌。 Balance sheet 收缩。
Report
1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Nick Chung
有些东西不是单单看账目就可以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亏钱是因为相信账目太多
Report
2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这家的主业跟医疗险没太大关系吧?也许可留意新车销售、房贷、个人贷款增长。。。
Report
3 Like
·
5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根据昨天的季报,STMKB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本年度9个月的GEC对比21年增长了20%!
而且增长平衡。Family 和 General Takaful在头三季分别增长22%和17%。
Report
2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之前提过,投资STMKB时可以留意银行体系的贷款增长。
七、八、九月的household lending growth每个月都超过6%,已从21年的低位回复。
部分原因应该是收益于政府大选前的各种派糖和宽松经济政策。大选后经济增长力度是否可以持续还有待观察。
Report
2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STMKB的税前盈利增长和GEC增长保持一致,首3季高达23%!
看来賠付率的正常化、甚至股市债市的波动、对盈利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Report
3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美中不足的是税后盈利居然倒退5%!
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之前也提过,有两个因素。第一是2023年的一次性繁荣税。第二是从22年开始,wakalah fee不再免税。
去年的effective tax rate 只有十多巴仙。本季度居然高达37%!
Report
3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随着MFRS17的来临,财报上的盈利将会被进一步削减。让人欣慰的是topline保持增长。
Report
4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另外昨天宣布CFO辞职了。这是最近换CEO后的另一项人事变动。值得关注是否还会有进一步的人事变动。就像继续留意内部人士卖股的速度,
Report
1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Chia KH
got dividend this quarter?
Report
1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Chia, based on past practice dividend is once a year, to be announced in Dec.
Report
2 Like
·
4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保险公司的派息需要监管当局批准。即使派息只是微增至13.5分,释放的讯息正面,即公司在新的会计制度之下,capital adequacy ratio 还是充足的。
Report
5 Like
·
3 months
·
translate
The 20pc
MFRS17 的盈利消减其实只是因为盈利被认可的制度改变了,总盈利还是没有变动,只是认可时间变了,差别在于今天的10 块盈利 vs 分5年才收得完的10 块钱盈利,topline增长才是主要关键。
Report
2 Like
·
3 months
·
translate
The 20pc
Capital adequacy ratio 在极少的情况下才会降低到低于一个最低水平,当这个情况发生,就会需要监管局插手来管理公司,而且在每月的内部业绩报告上,精算师们都会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和方法,不会突然掉下的。
Report
2 Like
·
3 months
·
translate
Ken Lee
如果国债和股市都一起崩盘,就会突然出现资本适足率的问题了。加上保险公司的高杠杆操作,问题一下子就会被放大。
Report
2 Like
·
3 months
·
translate
The 20pc
那就会是整个世界的崩盘,不再是保险领域的问题了。保险公司高杠杆,这个我还真没听说过,有例子可以参考吗?
Report
3 Like
·
3 months
·
translate
Sheau Lng
这是只妖股。昨天收盘价 3.550, 今天还没开盘就报价 3.410。
Report
1 Like
·
2 months
·
translate
L F
今天股息 exdate,价钱当然会调低
Report
4 Like
·
2 months
·
translate
The 20pc
太妖了! 找钟馗!
Report
2 Like
·
2 months
·
translate
Rich Ong
无知 比什么都可怕。。。。
Report
8 Like
·
2 months
·
translate
Travel Videos
most underperforming stock of the year award goes to Takaful
Report
2 Like
·
2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今天的公告,与Affin的银保合作再续5年。但没有披露代价。
Report
2 Like
·
2 months
·
translate
James U
Revenue增长,但盈利不理想,大部分已是意料之中。
Report
3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之前的季度已看到,除了2022年一次性的繁荣税之外,wakalah fee 不再免税所带来的影响也在意料之中。
Report
3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而且随着开放,短期内保险索赔增加也是难免。
Report
3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将这些抛开一边,现在应该有足够资料算一算,猜测IRFS17后的数据变动。
Report
3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22年第4季将是最后一次使用旧会计季度。
FY21(IFRS4)的net asset per share = RM2.16
FY22(IFRS4)的net asset per share = RM2.37
FY22 的net asset per share 增长10%
Report
3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管理层的指引是,在IRFS17之下,retained earning 减值30%至45%。即
FY22(IFRS4)的net asset per share = RM1.44 至 RM1.75
假设FY23 net asset per share继续10%增长,FY23年末将达到RM1.58 至 RM1.93。
Report
3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管理层的另一个指引是,ROE将达到22%至25%。
假设PB倍数可达2倍,乘以FY23 net asset per share,现在3块3的股价有一定的防御性。
Report
4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EE BING NG
这样说去年在3.1-3.5间波动就是差不多他的价值了。市场早已经给出答案了
Report
4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指引的范围很宽,市场给的价格稍微偏向保守的那一端吧。还有一个原因支持这个论点,也就是内部人士几乎已经不再抛售。当然,也不排除他们已经卖到无票可卖。印象中他们从来不买自己公司的股票。
Report
5 Like
·
3 weeks
·
translate
WEI YUAN Ching
继续用ALGOBOX 相信价值投资
Report
1 Like
·
2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那是什么?
Report
1 Like
·
2 weeks
·
translate
Mark Siow
大家都等着看ifrs 17后的账,谁玩人寿保险的,在这个会计制度都是死惨惨,所以到底还要调在几时?应该要等5月后才知道结果。。。。
Report
2 Like
·
2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如我最早的留言,IFRS17 对Takaful的影响比较大。但不是所有保险公司。有的在新制之下,盈利可能更高。比如Allianz的股价就很稳定。
Report
1 Like
·
2 weeks
·
translate
Mark Siow
ifrs 17对人寿最不友善,以后的保费一部份只能确认为收入,一部份要预计为赔偿的现金流,这部分是会当成liability,当受保人年纪越大,风险越高,那个赔偿的现金流就会越来越高,那么有关保费收入就会越变越少,所以人寿保险公司影响最大,所以takaful就连跌几年,其它的lpi,allianz不是玩人寿为主的,影响相对小,就没有像takaful连跌几年。。。。。
Report
Show more
3 Like
·
2 weeks
·
translate
James U
Takaful 的寿险和财险,分别贡献2022年的六成和四成operating revenue。
Allianz巧好是六四分。
两者的寿险和财险比例是一样的。
Report
3 Like
·
2 weeks
·
translate
Lee Wei Kang
个人认为不止是IFRS影响,公司根本没办法给适当的股息,利润一直起比2016年多了80%但股息呢?2019给20 cent, 股价就飞了,2020砍去12 cent股价在before covid已经插水,反观allianz股息一直升
Report
2 Like
·
1 week
·
translate
James U
@Lee Wei Kang, 我认同。但同时我也认为Takaful的股息从20仙砍至15仙,再砍至12仙,应该与即将施行的IFRS17有关。
股息从retained earning派发。Takaful的管理层说过,IFRS17后retained earning会减少30%至45%。所以即使这几年 (IFRS4的) 盈利增加,管理层还是积极削减股息,强化retained earning,为2023年做准备。
与Takaful有所不同,Allianz的人寿保险几乎都是每年支付的。Allianz没有Takaful的问题,既是在第一年收到一次性保费时,就已将未来的盈利全当成本年度盈利。
也就是说Allianz的retained earning没有被” 夸大“。甚至因为在目前的制度之下,佣金等费用全算入第一年,Allianz的盈利可能还被低估了。所以它有能力增加股息也不出奇了。
Report
Show more
3 Like
·
1 week
·
translate
EE BING NG
allianz 给了这样高的股息。股价还不破新高。市场眼睛?瞎了。以前股息少这个价钱现在股息高了多多还是这个价钱
Report
2 Like
·
1 week
·
translate
James U
股价是市场给的,个人无法改变。
个人能掌握的是判断公司价值和买入价。
如果判断正确,只需坐待股息和增长,股价反而是次要。
股价是市场不理性时用来套现的,可遇不可求。
Report
1 Like
·
1 week
·
translate
Travel Videos
52 week new low soon
Report
1 Like
·
1 week
·
trans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