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务农易沟通·巴印劳工难及 种植业更爱印尼外劳

Nanyang Mon, Aug 01, 2022 12:24am - 1 year View Original


棕油

报道:张燕萍

(劳勿31日讯)政府将引进1000名巴基斯坦和印度劳工到我国以填补种植业所面对人力空缺,虽能填补一小部分劳力不足的缺口,但受访的种植业者依然对擅长务农而且易于沟通的印尼外劳,情有独钟。

种植业者指出,外劳原籍国的语言和生活背景,是雇主决定雇用前,最主要的考量。

根据种植界业者向《南洋商报》表示,不会仓促申请,因为根据经验,印尼外劳比较擅长于种植业。虽然全球化的人力流动已经成为常态,但如果情况允许,他们依然会等待印尼外劳的支援。

“虽然现在印尼劳工已难求,而且也非常‘吊价’,即不时会抬高身价,而且跳槽率也很高。不过,他们的生活文化和语言和大马友族相同,雇主较容易和他们沟通。

“其他国家的外劳如尼泊尔和缅甸,由于不是主要农业国,很多时候都需花上好些时间才能和他们沟通,这间中也拖延了工作流程。”

业者表示,其实在疫情前,印尼已经在很正面地发展中,印尼当地的油棕业为当地人带来无数的就业机会,而且一些时候工资也比我国可观。

“也因为这样,印尼的年轻人到我国务农挣钱的兴趣也趋淡,至于在我国的印尼外劳,也因此被牵动了返乡的想法。

“据了解,印尼的种植领域的基层工作,每个月也能享有至少超过1000令吉的工资。”

苏秀龙

苏秀龙

语言不通难调教

直凉农民协会主席苏秀龙个人认为,他对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国家的外劳,没有什么信心。

“最主要是语言上难沟通,而且我们不曾接触来自这两个国家的外劳。”

他说,要是语言未能沟通,调教方面也就有很大的考验。

“种植业是分秒必争的,如果流程耽误了,就会影响收成的进度。

“这里的种植业者已经习惯了雇用印尼外劳。”

余清龙

缅甸外劳效率低

劳勿旅游公会署理会长余清龙表示,聘请外劳,需视其原籍国的经济领域特性。

从事榴梿种植的他,也有投资餐饮业,这期间,他曾聘用来自印尼、缅甸及尼泊尔的外劳。

“还是印尼外劳比较擅长务农,也比较容易沟通。”

他说,虽然他也曾安排缅甸外劳协助榴梿种植,但他们的工作效率不比印尼外劳勤快。

“这需要时间调教,同时也要视有关外劳是否对农业有兴趣。”

林仕伟

林仕伟

不擅种植没作用

大马菜农总会主席林仕伟表示,政府引入的上述1000个外劳,对整个种植业起不了什么作用。

“比如说,金马仑的蔬果种植都已缺乏近1万名劳工,更何况还有其他领域呢?”

他说,巴基斯坦和印度外劳对种植业并不熟悉,以巴国为例,该国的人民到我国一般是做生意,如售卖布料。至于印度外劳,他们的工作效率尚有待提高,因此,不能指望他们能协助种植业。

林仕伟说,除了一般农民会雇用的印尼外劳,孟加拉及尼泊尔外劳也开始对我国农业有一定的认识;不过,由于对种植业不熟悉,雇主一般须付出更多耐心去调教。

“他们和印尼外劳一起工作,彼此会相互学习,加上他们年轻或若对务农有兴趣,很快就能上手了。”

他说,印尼外劳因擅长种植,经常会跳槽,这是雇主感无奈的事。

彭亨果农公会主席 叶宝卿

叶宝卿

差距大耽误工作

彭亨果农公会主席叶宝卿表示,由于对印度与巴基斯坦两国的外劳很陌生,也没接触过的关系,相信即使小园主真的很急需解决人力问题,但也会有所保留。

“从一些农友的反映,除了擅长种植的印尼外劳之外,其他国籍的外劳,仍未能胜任。

“他们也曾聘请尼泊尔、缅甸及越南等国外劳,不过,很多时候却因为沟通问题,加上生活饮食起居和我们有很大的差距,而且他们对务农不感兴趣,导致很多时候,工作都被耽误。”

因此,对于聘用巴基斯坦和印度劳工,她本身有所保留。

叶宝卿说,种植领域缺劳工几乎都已成常态,遗憾的是我国20多年来都没有认真缓解过这个经济大问题。

“疫情后,我们面对更严峻缺人力的考验,许多业者也因而开始缩小了种植规模。”

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






Comments

讲究会等进来的时候每个华人都在抢?很像猫看到鱼一样子

Login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