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大企业变少 马交所换路线 招“小而美”企业上市

Nanyang Mon, Feb 03, 2020 09:00am - 4 years View Original


在2019年,马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说热不热,说冷也不冷。

从数量来看,去年共有30只新股登场,是13年来最多的一次;但从筹资或企业规模来看,却仅筹了20亿3319万令吉,当中有15家公司还是非公众可交易的“杰出企业加速平台”(LEAP)。



相较之下,去年IPO规模最大的香港交易所,共筹资372亿美元(1521.48亿令吉),比大马多足足75倍!

在2012年,马股只有17家公司上市,但有FGV控股(FGV,5222,主板种植股)、IHH医疗保健(IHH,5225,主板保健股)和Astro(ASTRO,6399,主板电信与媒体股)“三大天王”支撑,当年以逾200亿令吉的规模跻身全球新股市场第五名!

种种因素促使各家企业却步马股,加上大型企业越来越少,市场人士相信,大马交易所接下来宁可走“小而美”路线,吸引较小型企业登场,再慢慢加以培养,以期有朝一日成为一方霸主。

多公司倾向靠LEAP快速上市
养大小股健康发展



没有大企业支撑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虽然没办法在全球排名沾上边,但也并非是件坏事。

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在1992年上市时,发售价只有2令吉。如今,已经成为马股市值前三的公司,坊间更称之为“百万富翁制造机”,因为当年买入的股东若是没有卖出,所得到的回报已经上百万令吉了。

大马交易所这两年来积极鼓励更多小规模公司上市,还推出“杰出企业加速平台”(LEAP),亦能长期推动马股的健康发展。

这几年,马股新贵中不缺“小而美”的公司。

马交所自2017年推出LEAP后,越来越多公司倾向于这号称“快速上市”的平台。

过去3年,马股共迎来66只新贵,上市主板的仅有12家,创业板共有26家,LEAP也有28家。

上市LEAP不需要招股书,只需要信息备忘录,而这信息备忘录也不用呈交给马交所和证监会预审。不过,这平台只开放给风险胃口较高的老练投资者,一般大众无从交易。

而且,小型新贵有时也比大型股更吃香。

阁代科技荣登新股王

去年在主板和创业板挂牌的15只新贵中,阁代科技(GREATEC,0208,创业板)从去年6月上市到封关时,以293.44%的涨幅荣登去年的新股王。截至上周五,该股自上市来已经涨了314.75%。

上市主板的4家公司表现“两样情”,UWC公司(UWC,5292,主板科技股)和腾宇集团(AME,5293,主板建筑股)不断攀升;但筹资高达12亿的龙合国际(LHI,6633,主板消费股)以及和乐精密控股(HPMT,5291,主板工业股)仍跌破发售价。

只供老练投资者交易的15只LEAP股,只有微笑联盟控股(SMILE,03023,LEAP)下跌,其余都取得不俗的估价表现。

200203A04FF101_noresize

200203A04FF102_noresize

200203A04FF103_noresize

2020年新股市场趋势

● 小股“养成系”

小型新股主导IPO市场的趋势,想必在2020年还会持续下去。

去年,已有9家公司呈交草拟招股书给证监会,只有1家公司准备上市主板,那就是大马美体小铺(The Body Shop)的母公司InNature公司,在7月呈交草拟招股书后至今未有下文。

Mr.DIY最瞩目新贵

而今年呈交草拟招股书的新贵中,最让人瞩目的便是Mr. DIY了。

单是在1月,马股也迎来3家新公司,都是小规模公司,包括在月初上市LEAP的SUPERGENICS(SGBHD,03033,LEAP),以及ACE创新亚洲(ACEINNO,03028,LEAP)。

还有在新春前登场创业板的Powerwell控股,以每股25仙的发售价登场,筹资2185万令吉。

JF Apex证券研究主管李忠正接受《南洋商报》电访时指出,“小而美”的趋势是当前新股市场的大势。

“马交所致力吸引微型企业,这也是LEAP的目标。LEAP不需要经过证监会预审,让小公司上市如今更加便捷。规模虽小,但未来可慢慢逐步壮大。”

一名本地投行研究主管也同意:“新股数量增加,但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这是预期中的事。这几年,马交所的关键绩效指标(KPI)之一就是要提高新股的数量,并从小型公司着手。”

他表示,这个趋势并非仅限于马股,许多新兴市场也同样在“争小股”。

“当然,大型股在开始时一定比小型股更受瞩目。不过,小型股假以时日能成为大型股啊!这也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发展,不可能永远都是小型股。”

● 大型股有限

再说,大型股可说是“可遇不可求”。

该研究主管指出,新股市场也讲求供需层面:“当我们的新股市场失色,马交所当然扮演着提高马股魅力的重要角色,但别忘了,大型股的‘供应’可不是天天有。”

他补充说,随着股市和企业发展,可上市的大型股也越来越少,也有一些企业发展到中型规模时就先上市了,以利筹资扩展的需求。

像是在去年,筹资规模超过1亿令吉的新股,只有在10月上市的腾宇集团,筹资约12亿令吉,还有重投马股怀抱的国内最大家禽业者龙合国际,筹资12亿令吉。

龙合国际也是自2017年7月乐天大腾化学(LCTITAN,5284,主板工业股)上市以来,马股最大型的IPO。不过,筹资规模却不及后者的37亿7000万令吉。

● 跌破发售价

在股价走势上,越大型的新股,所背负的压力比小型股更大,“跌破发售价”这几个字,是许多新股的“痛”!

龙合国际作为2019年的超级新星,股价至今还未回到当初每股1.10令吉的发售价,截至上周五的77仙的闭市价,重回马股的这段时间,已经跌了30%。

投资者或不买单

这得归咎于好几个原因,首当其冲的就是国内外的逆风不断,中美贸易战延宕许久,更是拖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在经济不景气的展望中,投资者的风险胃口也跟着变小,影响股市表现。

此外,新股估值不获投资者买单,也是一大问题。这并非只发生在马股,外国不少受人瞩目的新股,都因为估值定得太高,而在上市后惨遭卖压,包括曾风光一时的独角兽优步(Uber)和共享办公空间供应商WeWork,被戏称为“掉落神台”。

● 官联公司登场

自希盟政府上台以来,一直表态会继续减持官联公司的股权。

减持的方法除了直接卖出,还包括上市。

首相敦马哈迪医生先前就透露,正研究让国家石油公司其中一家子公司上市,从而提高大马股票市场的吸引力。

同时,他也点名国油勘探(Petronas Carigali)是其中一个选择。

李忠正指出,若从政府的口吻来看,并不意外能看到更多的官联公司上市,但因为营运结构的问题,可能需要多一点时间。

国家石油(PETRONAS)总裁兼总执行长丹斯里旺祖基菲里先前接受媒体访问时也说,还有很多需要考虑的课题,包括会否影响国油长期的派息能力、集团业务的整合度、和国油勘探的股东合约,以及当前的资产组合是否能匹敌同行等。

● 宁靠私募筹资

上市不再是企业们的“最终目标”。尤其有了优步等上市后表现不佳的前车之鉴,越来越多新创企业在股市门前却步。

李忠正说:“因为估值的问题,很多公司都宁愿通过私募融资,像是大马饼干制造商Munchy食品工业私人有限公司,是造成越来越少大型股新登场的原因之一。”

先前,伦敦私募基金CVC资本亚洲基金IV收购Munchy的所有股权,虽未正式公布收购额,但根据彭博社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整个交易约2.5亿美元(10.23亿令吉)。

特别是许多新创科技公司,以创新创意的商业模式吸引私募基金投资,通过几轮融资将估值逐渐推高,成为估值超过10亿美元(约40.9亿令吉)的独角兽。

现在有越来越多投资者抛弃传统股市投资,转向私募股权投资,因为上市公司的回酬率,远不及新创企业在初期成长期时带来的爆炸回酬率。

《华尔街日报》曾报道,在2015年之前的10年,如果要获得7%的回酬,分配在另类资产的比例可能少过5%;但在2015年后的10年,要获得7%的总回酬,恐怕得将另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提高至10%。

2020年可期盼大型新贵

除了已经排期在本月20日上市的InNature,市场上也有一些大型公司将登场的消息,有些甚至传了好几年,就在等着好的时机推介IPO。

● Mr.DIY已交草拟招股书

原定去年杪上市的家居装饰零售商Mr. DIY,在上月初呈交草拟招股书,计划公开发售3亿7660万新股,及股东献售5亿6489万股,寻求在马股主板挂牌。

根据之前的市场消息,这家估值达100亿令吉的公司,计划在上半年展开IPO,筹集5亿美元(20.45亿令吉)。

筹资所得将用来还债和扩展业务,计划今年至少增加100间直营店,预期资本开销约6200万令吉。

根据草拟招股书,Mr. DIY上市业务包括国内及汶莱业务;该公司目前在国内共有566间直营店,汶莱则有4间直营店。

Mr. DIY在东南亚拥有4000多名员工,在全马各地拥有超过500家的商店,每年顾客逾8000万人。

该公司在2016财年开始派发股息予股东,而上市后也放眼派发至少40%的股息。

● U Mobile筹资或逾20亿

移动电信服务供应商U Mobile的IPO计划传了又传,持股21%的成功集团(BJCORP,3395,主板工业股)创办人兼执行主席丹斯里陈志远,曾在2018年底透露,计划将之上市,但至今未拍板决定。

两个月前,彭博引述消息人士报道,U Mobile已邀请数家投资银行提出关于IPO的企划书,以期最早在明年底完成上市计划。

据了解,筹资规模可能高达5亿美元(20.45亿令吉)。

U Mobile是我国第四大移动电信营运商,拥有超过700万名用户,市占率达10%以上。

该公司最大股东是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旗下的Straits Mobile投资私人有限公司,持有35%股权;柔佛苏丹依布拉欣陛下持股11%。

● QSR品牌多次搁置重回马股

拥有东南亚肯德基(KFC)与必胜客(Pizza Hut)经营权的QSR品牌,早在2016年时就传出重回马股怀抱的消息,无奈市道不佳而多次搁置。

原本柔佛机构计划在去年上半年展开首次公开募股(IPO),但最终还是宣布延迟。

目前,不晓得大股东对QSR品牌的未来计划是如何,因先前道琼斯新闻社报道,持股近49%的雇员公积金局和私募基金CVC资本在数月前召开的第一轮股权竞标活动,寻求脱售股权名,且对QSR品牌的估值约达12亿美元(49.08亿令吉)。

QSR品牌在我国、新加坡、汶莱及柬埔寨,管理超过820间肯德基(KFC),同时,也在我国及新加坡管理超过470间必胜客(Pizza Hut)连锁店。

● Loob控股聘企业顾问准备

大马知名奶茶品牌Tealive的母公司——Loob控股去年传出上市计划,以筹集3亿令吉资金。

Loob控股总执行长吕伟立去年中告诉彭博,已经为上市活动聘请了企业顾问,但未确认估值和IPO。

根据当时的新闻,该公司制定的目标是在今年上市,市值上看10亿令吉。

Loob控股在大马营运超过200家分行,并在中国、越南和澳洲设立分店,旗下餐饮品牌包括Ko Ko Kai和Define Food。

独家报道:谢静雯

The content is a snapshot from Publisher. Refer to the original content for accurate info. Contact us for any changes.






Related Stocks

AME 1.760
APEX 0.985
ASTRO 0.300
BJCORP 0.290
FGV 1.380
GOINNO 0.150
GREATEC 4.480
HPMT 0.330
IHH 6.090
INNATURE 0.315
LCTITAN 1.100
LHI 0.570
PBBANK 4.140
SGBHD 0.500
SMILE 0.160
STRAITS 0.125
UWC 2.990

Comments

Login to comment.